热泵为何突然成为减碳神器?江亿、姜培学两大院士PPT深度解读
碳中和资料库
(相关资料图)
热泵技术可为建筑物供暖减少3倍能耗,是碳减排不可或缺的技术!
为帮助朋友们更全面的了解热泵,我找到了两份院士PPT,分享给大家:
1、江亿院士PPT《热泵助力碳中和》:热泵的全面应用,可产生15亿吨CO₂减排效果,占总量的15%。
2、姜培学院士PPT《深度解读CCUS与热泵技术》:可再生电力+热泵将会成为碳中和供热制冷的第一手段。
下文对热泵技术概念、应用领域、节能原理、进行了深入解读
01
两份院士解读热泵技术PPT
1、江亿院士PPT《热泵助力碳中和》
江亿院士指出零碳能源结构的特点就是直接以电力形式出现。热泵契合终端用能电气化发展的需求,是电力高效转为热量的最佳途径。
无论是建筑领域,还是工业、农业和其他民用领域,在有合适的低位热源的条件下,使用热泵替代锅炉或者电热炉来提供热能,将大大减少整个国家化石燃料的消耗。
热泵的全面应用,可产生15亿吨CO₂减排效果,占总量的15%。
以下为PPT部分内容
如需下载完整版,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姜培学院士PPT《深度解读CCUS与热泵技术》
PPT共48页,对三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度讲解:
1、CCUS技术意义:姜院士首先就CCUS技术的概念和产生背景进行了讲解。
2、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姜院士总结了围绕碳封存潜力、长期安全性、经济可行性等热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和工程示范工作。
3、二氧化碳热泵供热与节能降碳技术:姜院士指出热泵将是推动能源结构重构的关键,未来将会向高温、大容量、智能化发展,可再生电力+热泵将会成为碳中和供热制冷的第一手段。
以下为PPT部分内容
如需下载完整版,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2
什么是热泵?
热泵(Heat Pump)是一种在高位能,一般为电能、热能的驱动下,将低位热源,例如空气、水或土壤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从而为生产和生活供暖、供冷及提供热水等服务。
热泵系统包括热泵机组、热分配系统、低位热源采集系统、高位能输配系统。
其中,热泵机组主要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机构、辅助设备等部件组成。
热泵供热基本原理为:压缩机运转做工消耗电能,使不断循环的制冷剂在不同的系统中产生不同的变化状态和不同的效果,从而达到了回收低温热源制取高温热源的作用和目的。
图:热泵工作原理
热泵的本质是热量的输送装置,其热效率通常可达300%-400%以上,即1度电至少搬运3-4度电,其热效率比直接制热的电热水器、燃气锅炉采暖等高出几倍,且几乎无污染。
根据中国节能协会数据,若向室内供应10kW热量维持室温20℃,采用燃煤供暖需要消耗14kW的化学能,电阻加热器直接加热空气需要电能10kW,电动热泵仅消耗2.86kW电能。
图源:《热泵助力碳中和白皮书》
根据低位热源种类区分,热泵可分为空气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等。上述三种热泵系统使用不同的热源,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整体来看,空气源热泵虽然运行效率不及土壤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并存在冬季除霜的需求,但其在安装和使用操作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应用更为普遍。
空气源热泵有效利用了空气热能这一可再生能源,节能效果显著,运行中可以做到零污染。
热泵在双碳领域具有多种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供暖和制冷:热泵可以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源进行加热或制冷,实现建筑物的供暖和空调。相比传统的电加热、燃气加热等方式,热泵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更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2. 工业生产:热泵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低温或高温热源,例如为食品、医药等行业的生产过程提供热力支持,同时也可以用于废热回收,降低能源消耗。
3. 污水处理:热泵可以将污水中的热量转移至其他介质中,例如将污水中的热量提取出来,用于暖气或者热水供应,同时也可以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4. 热泵电站:热泵电站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利用地下水、湖泊等水源进行加热,再利用热泵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这种技术不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因此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总之,热泵在双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
03
热泵是如何节能的?
通俗理解,热泵的原理就是把传统的燃煤、燃气制热,改为电制热。
不过究其本质,无论是燃煤、燃气还是电制热,其本质都是能量的转化。但对于电制热的热泵来讲,热量是被转移而不是产生,热能利用效率也会高些。
如今,在新旧能源转换的背景之下,热泵的节能优势就更加凸显。具体表现在,热泵兼具高能源效率和良好的环保特性。
根据国际能源的数据显示, 典型家用热泵的性能系数 (COP) 约为4,即消耗1度电可以得到4度电的热量。这使得家用热泵的能源效率,比传统燃气锅炉高出3-5倍。能效提升后,电费支出自然就会下降。
在清洁环保特性方面,热泵完全由电能驱动,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排放。与传统燃烧化石能源的采暖方式相比,热泵的碳排放强度能够大大降低。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各地都在提倡“煤改电”的原因所在。
再者,从平均使用寿命来看,热泵的寿命大多在20年左右,比燃气锅炉10至15年的使用寿命更长。
图片来源:中泰证券
其实,热泵这项技术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早在19世纪便由法国科学家卡诺提出。1850年,英国科学家开尔文提出将逆卡诺循环用于加热的热泵设想,并提出首个正式热泵系统“热量倍增器”。
1928 年,物理学家霍尔丹已经突破了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到20世纪30年代,热泵已经开始进入商用阶段。
从增速来看,热泵系统在海外市场更火热。
有研究显示,在同等条件下供暖时,采用热泵产品只需要消耗天然气20%的能量。在天然气价格高企的欧洲,热泵产品和电热毯等产品一样,正成为很多国家的居民日常用品。
根据欧洲热泵协会发布的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在2022年,欧洲21个国家的热泵销量达到300万台,同比增长37%,创下历史新高。至此,欧洲安装的热泵总数达到约2000万台,能够为约16%的住宅和商业建筑供暖。
近十年间,热泵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已经实现翻番,中国也凭产业链优势成为出口热泵的主要国家。
04
距大规模应用还有哪些挑战?
在双碳领域中,热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热泵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供暖、制冷、热水等领域,并且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海洋能源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但目前仍面临三大挑战:
1、技术难题:尽管热泵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例如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工作效率不高、噪音问题等。
2、初投资高:热泵的初投资较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回收成本这也是阻碍其大规模应用的一个因素。
3、市场培育不足: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热泵产业链上游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中游市场需求不足、下游终端用户认知度不够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协同推进。
例如,可以出台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热泵技术,同时加强对热泵技术的宣传和推广;企业可以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热泵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改进等。
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
1、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热泵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并降低噪音问题。
2、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降低热泵的初投资,促进其市场普及和应用。
3、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提高用户对热泵的认知度,从而增加市场需求。
4、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入热泵产业,推动其技术创新和市场化进程。
总之,热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技术,在双碳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协同推进,可以促进热泵在双碳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实现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的三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