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快讯 >

中医里的“燥”指什么?燥邪致病有什么特点?怎么分辨自己是“温燥”还是“凉燥”?如何调理?

2023-07-09 14:35:34 个人图书馆-咸鱼片


(资料图片)

方药:杏苏散。组成:苏叶、半夏、茯苓、陈皮、前胡、桔梗、杏仁、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杏苏散其实就是化痰的二陈汤加上苏叶、前胡、桔梗、杏仁、枳壳而成。既可以散风寒,又可以化痰浊,最后又能宣肺降气,促进肺的功能恢复。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蔬菜和水果也有生精润燥的作用。例如用梨1只(去核)加冰糖10克隔水蒸服;或用红皮萝卜250克,洗干净后切成薄片,放在碗里加白糖30克,腌上几小时后取汁饮服;或取鲜藕200克,隔水蒸熟后服用,亦可与粳米熬粥后服用。秋燥主要靠预防,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首先,秋季要注意补水。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清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者食用。秋季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